2025年01月29日

【角声】观察与分析| 七点:赋能中国基层教会,恢复活力更新发展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7月31日 09:14 |
播放

回顾1979-2009年间的中国基督教会,增长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虽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青涩,基层教会普遍性的品尝到当时的时代和发展红利,实现人数和规模性的倍数发展。

2009年至今,蓬勃增长期不再,虽然也有一些特殊时期抓住时机实现发展的教会(如疫情期间抓住网络聚会窗口),但普遍性上许多基层教会感受到增长上的乏力和保持活力的艰难,加上其他各种综合的因素,使得不少牧者对也抱之以“躺平”的态度。笔者曾在走访一教会比较发达的地区时,听当地牧者评估说大约八成牧者或教会呈现出“躺平”的姿态,感到惊讶。这种氛围也加剧了认为教会很难继续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认识。

但事实上,无论在何种时代和环境中,总有教会仿佛当时那地方灵性的灯塔一般,保持着活力和持续发展,薪火传承。今天亦是如此。和几十年前中国教会的形式单调相比,今天正统的新教教会在不同的地区都表现出其在类别和神学立场上都更为多元,按照类别比如有农村教会、城市教会、打工群体教会、职场教会等等,神学立场也包括基要派、灵恩派、改革宗、福音派等等。

可以说,在各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神学立场、教会体制中,都能够寻觅到其中存在着保持着活力继续增长和发展的教会。

粗略观察和分析下来,这些仍旧保持活力和增长的教会虽然形态各异、特点不同,但它们都是抓住了教会的基本使命和职责——聚会、牧养、培育、服务和福传,去满足人群和时代的需求。

更为详细一些考察这些呈现活力的教会案例,可以总结出七点经验。需要澄清的是,这七点并非公式,现实中也并非一间教会同时具有这七点才能实现发展,其实只要踏实地做好2-3点,就能让一间教会恢复活力,实现增长;甚至有的教会可能只是做好其中一点,也使其呈现出吸引力——这或许是值得我们牧会者感恩的地方,就如耶稣在按才受托的比喻中一样,虽然恩赐不同,有的多有的少,但脚踏实地、好好使用时都会得到奖赏。

以下是有关七点的总结:
1.重视主日敬拜和讲台
2.做好日常晨更和灵修
3.提供丰富的牧养资源
4.着力同工培训与教育
5.探索福传模式的转变
6.社会服务成为新延伸
7.更新管理和发展模式

一、重视主日敬拜和讲道

现实中粗略对比会发现,至少70%以上有活力的教会共同的特点是重视主日,把主日做好是最简单又最核心的关键点,尤其是主日的信息分享如同戒指中间的钻石一般。其实如果主日做好的话,牧会中至少60%以上的可以自行消失和解决。

但遗憾的是,现实真实的情况是可能高达70%的教会主日敬拜+证道做的不好。

新加坡生命堂督导与培训牧师苏立忠博士在一次分享中介绍了今日教会需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结合不同教派灵修传统来塑造基督徒健康生命的模式,他在谈完福音主义、灵恩运动、圣洁传统和天主教效法道成肉身的传统之后,说到这些传统融合和落实下来,今日个人崇拜求和群体崇拜更新第一个建议就是主日崇拜的更新,“一定要更新崇拜。否则这个人一周都没有恩典”。有着丰富牧会经验和雄厚神学基础的他结合当下时代的特点分析说:“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是选择性多。我们不喂养,孩子也会自己长大,但是会变得野,特别后现代主义没有死心塌地这回事。我们必须死心塌地的做好崇拜。”

而在具体实践上,他认为崇拜的更新分为三个部分:
1.圣诗/圣咏:情感的部分。建议是活泼的风格,成为一周下来抒发自己感情、情感的环节,因为一周下来,人积攒了很多情绪或者垃圾,抒发好了才能有新的信息进去。

2. 圣道:理性的部分。主讲人要好好的预备、好好的传讲信息。当然可以参考其他人讲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消化,不要照搬照抄,信众是听来自主讲人本人生命的信息,才会有感染力。

3. 意志:圣召的部分。这就好像耶稣的呼召“你们要去”,我们抒发了感情,听了信息,重新充满了恩典和力量后要“去”,最终礼拜结束时牧师的祝福就是一种差派,代表着离开崇拜现场后生命依然在得到着祝福,并且期待下一次崇拜。

这三点环环相扣,能够综合发力的话是能够发挥巨大的感染力。笔者曾参加过一城市教会的主日礼拜,无论是礼拜前的祷告预备、50分钟的赞美、家事报告和互动、还是证道信息、结束代祷,每个环节都具有吸引力,让身处手机瘾的信徒都可以完全沉浸其中,全程不看手机。正是因为这样的吸引力,有郊区和邻市的做公共交通或开车2个小时前来参加。其中的讲道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针对的是牧养牧会中发现的信众群体中普遍的问题从圣书的角度进行深刻剖析给灵魂以答案,并且辅以不少接地气的自己和身边人的案例。

另外,笔者去年曾有幸走访过温州市区的一些教堂,当天做了三场主日礼拜,每一家教会的讲道都要点清晰、激情洋溢。仔细考察的话会发现当地较有活力的教会在主日和讲台上都花费最多力气。

这些都是一个做好主日证道的正面例子,但其实反面案例更为突出。

在一线服事多年的不少教牧同工已经看到这点。北京一位李牧师谈到此点时,禁不住感叹说“太弱、太弱、太弱、太弱”来概括中国教会的讲台。广东一位刘牧师说:“讲道是现在中国教会里面的一个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问题之一都不为过。”这位刘牧师提醒说,教会千万不能够被很多的东西带偏,被很多的东西吸引过去,小组、团契、培训等等,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能做,但是这些绝对不应该成为教会和牧者、信徒的焦点和主流,“作为教会的牧者、传道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一定要把上帝的道讲好。”

温州的一位叶牧师说讲好道是信徒留下来的基础。“教会不好好讲道,不能够很好的喂养信徒,人家凭什么还要来?一间教会在吸引信徒这个方面,我个人认为最起码百分之六十是讲台的因素,而且只多不少。”

作为全职服事了几十年时间之久的牧者和讲道人,叶牧师显然知道今天的很多基督徒对教会讲道极其不满的情况。“其实也不是说信徒他们要求多高、对讲道人有多么挑剔,确实有很多讲道人根本就不知道信徒的现实情况,就在台上乱讲一气。”

“学习非常重要,对牧者和传道人来说学习尤其重要。世上的人们都需要为了掌握某门技术而努力学习,更何况是牧养上帝的教会的牧者和传道人呢?”广东的刘牧师强调说,对于很多牧者和传道人来说,十分有必要重新开始学习讲道,而他也是牧会多年后这样做的。

讲道有要学习的基本原则和实践锻炼,但同时好的讲道其实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激情洋溢、有的平实动人;有的逻辑理性,有的强调恩膏等等。但共同点时,若讲道人不下功夫、不花时间、不祷告的话时不可能预备好一篇优秀讲章的。

教会也必须重视讲道人的培养和做好这方面的监督和约束体制。温州的叶牧师再次强调说:“之所以出现讲道不好的情况很大的原因在于没有教会管理。因为没有管理或者说教会的管理、治理机制非常不健全,以教会负责人为首的很多教牧同工的家长制作风就会变得非常严重。没有人评估他们讲的好坏与否,同工不敢讲,下面的信徒更不敢随便跟牧师、传道人说你讲道不好。因为如果有人“大逆不道”这么说的话,牧者会说这个信徒不顺服、不服从教会的权柄。所以教会一定需要治理和监督机制,讲道人讲不好道的话信徒一定要能够干涉甚至把讲道人罢免掉。”

二、做好日常晨更和灵修

日常的晨更和灵修是教会对抗异端最好的方式之一,这是华南一位城市教会的资深牧者曾牧师的发现。他在牧会中发现,大部分迷糊的信徒是不明白“福音”与“教会”这两大重要信息,面对异端邪教的问题,他们也考虑过是否有必要向信徒培训系统神学,但对于普通信徒而言,系统神学学习起来难度大,不合适、也不推荐广泛使用,通过圣经话语的直接教导来坚固信徒的信仰根基会更容易、更实际、也更有果效。他所在的教会也主要以传统的小组查经来培养信徒,但小组查经以一周一次的讲座为主,频率低、参与度低、效果较差。因此,他们很早之前就转向了个人晨更的学习方式。

疫情时期,他们结合网络的优势把把晨更变为日常化,坚持每周一到周五早晨七点开始,花半个小时在线上带领大家集体晨更,通常以读经开始,接着是经文讲解,最后会用“7分钟牧者分享”来做结束。在这7分钟内,牧者主要结合教会及信徒现状,分享一些需要重点关注与思考的属灵信息,这些信息会被小组长打包分享在各自的小组群,以便让错过直播的人及时补听。大家也可以在群里随时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悟,以晨更信息来指导和践行一天的生活。到了晚上,个人便能将一天的经历与收获再次带回家庭分享给自己的家人,或者带入小组聚会中分享给参与的弟兄姐妹们。

如今,曾牧师教会的牧养方式已经以逐步由个人晨更过渡为集体晨更,也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到推动学习,再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这样的晨更不仅带动了许多信徒参与进来,帮助了个人的信仰成长,还培养起了许多很有活力的年轻教会领袖。

不仅他们,事实上不少教会在疫情三年里面有类似的尝试,显出效果。有牧者逐卷查考了旧约和新约分享给会众,也有教会邀请不同牧者早上轮流逐章查考新旧约,许多信徒表示受益匪浅。

“人人有灵修/晨更,人人会灵修/晨更,人人爱灵修/晨更,让灵修/晨更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华东一间教会的异象之一,可见他们的重视。

除了晨更,晨祷也是不少教会增长的经验。福建一位基督徒撰稿人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福建有这么一家教会,创立不到三十年,可就在此时间里,不但信徒数量激增,还走出了十几位传道人。其热心公益的行为,更是得到教内外的广泛赞誉。当有人问这家教会复兴的原因时,不少弟兄姐妹都会提到教会所开展的一项重要事工——晨祷会。的确从教会开创之初,教堂就设立了晨祷会,从一开始的寥寥数人,发展到有好几百人的规模。参加者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些年轻人每天早上都会来此晨祷后,再去上班。即使刮风下雨,晨祷会也从未中断。而在疫情防疫期间,弟兄姐妹也能自觉地在家里进行晨祷。”

三、提供丰富的牧养资源

当下的牧养资源和二十多年前比较,已经丰富许多。牧养的方式上也是开始灵活多样,当下最为主流的趋势是小组化。虽然有具体实践的牧者已经发现,把教会化整为零变成小组,和小组教会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前者只是被动的形式改变,后面才是抓住精髓。

鉴于过去10多年来大多数会众习惯了大堂会制聚会模式,所以完全变成小组也会导致许多问题,因为不少教会保持着大堂+小组一起的模式。有牧者提醒说,不同的地方情况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同教会的环境也并不相同,因此具体到一所教会要怎么发展,这个并不能一刀切。“一所教会究竟要怎么发展,关键是要看上帝的带领。因为上帝要比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一所教会的情况。”每一所教会都不同,有的教会是这样的,有的教会是那样的;不同教会的牧者、信众的特点都不一样。因此,广东的梁牧师坚决反对“所有教会一定要小组化”这样简单粗暴、一刀切式的做法。

当下有许多不同的小组模式,比如有教会把5G模式用的很好。也有的教材是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小组牧养风格,如华中一家城市教会强调,小组学习永远以主日信息为中心;叫醒耶稣,让耶稣解决问题而不是靠着我们自己;并且教会给组长“减负”而不是“增负”等。

在小组教材上,不管是慕道友、还是平信徒,牧者提升或者其他方面,资源上也愈来愈多元化。因此,盲目跟从不可取,选取合适自己教会的教材是关键。有牧者建议说,各种资源和课程当然都可以接触、学习,但需要合理的配置,以大使命为中心。也有牧者博采众家之长之后制作自己的教材,也是不错的方式。华东沿海地区一位95年基层教会传道人在海外的神学院毕业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所乡村教堂全职服事。他希望扎根这里七年,用七年的时间帮助这个乡村教会转型成小组牧养的教会,因此他学习了十多套海内外的小组牧养的教材,并参考了50多本书后,最后结合自己服事的教会老年人居多的情况,编写了教材并培养小组长。他认为上帝对教会的大使命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到每个教会来说,具体情况并不一样,“就像鞋子一样,有大小码号。对别的教会适合的未必就适合我们自己的教会。

牧养家庭也是当下重视的趋势之一。“牧会就是牧家”,不少牧者如此总结他们的经验。过期长时间以来,教会关注的多是个体而非家庭,但集体主义弱化后,人心需要一种归属感,家庭作为最核心的归属之一,社会人群也开始更重视家庭。而家庭作为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趋势更为明显。

浙江一位郑牧师认为,教会的核心就是家。这个理念是源于他参加过一个关于家庭和睦的培训课程,他看到参加课程的一对对家庭关系特别好,让他的心很受触动。他看到了自己牧养家庭的短板,培训课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于是他就回到自己的教会开始实践这个以家庭为单位的深度牧养。

华南一位曹师母回忆说,20多年前刚牧会时,教会里很多姐妹常常找师母哭诉,“单身的也找你哭,结不了婚的也找你哭,和老公关系有问题,老公不信主的也找你哭。”这些情况让他们看到了做课程辅导各个年龄层群体的需要,于是她和自己的丈夫一起看到牧会要抓住一个焦点——牧养家庭,更容易产生牧会的果效,“对教会弟兄姐妹从婚前的辅导到婚后婚姻的维护,再到孩子的教养,对老人的孝敬。每一个部分都去关照的时候,就连成了一个系统。”

从恋爱辅祷班开始,教单身人士怎么谈恋爱,怎么预备进入婚姻;对已婚夫妇做夫妻营,夫妻课堂;对年老的基督徒做父母课堂,让有需求的弟兄姊妹在不同的阶段都能找到足够的内容帮助到他们。

除了这些之外,职场、理财、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是牧养发力的领域,可以更为全面地关怀到人群的需要。

四、着力同工培训与教育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这句出自某部电影的流行台词已经成为时代共识。回顾过去几十年来有长足发展的教会都非常重视门训和培养同工,尤其是过去十年间这一趋势尤其突出。

本身中国教会的牧者同工比例就不高,而教会化整为零小组化之后,这一问题更为凸显,“人才不够用了,需要抓紧时间培养人。”山东的陈牧师认为对现在几乎所有教会来说,重大而又紧急的任务那就是培养更多的全职同工和义工。如果已经开始做了,那就继续加油;如果还没有开始做的话,那么就从现在开始。

北京的一位李牧师认为,虽然当下中国教会的挑战和危机很多,但他解决之道在于人——人才。“中国教会如果想在下一阶段取得长足进步,或者克服可能出现的10到20年的停滞或衰退期,关键因素是拥有最优秀的人才.....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教会形态如何变化,我相信人对了就对了,归根结底还是教会有对的人,所以人才的培养与栽培是最重要的。”并且这种人才不仅仅只是神学生和牧者,平信徒领袖也是十分需要的。

而人才的培育又是最需要花耐心、时间和精力的。现在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门训和同工培训资源、课程、手册等,而在神学教育上,中国教会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从灵修班开始探索至今有近30年的时间,发现在传统神学教育和学术系统性的基础上,需要更加强调信仰性、本土化和实践性。

五、探索福传模式的转变

福传是教会2000年前非常重视的使命之一。使命不变,但方式已经改变过多次。中国教会在过去40年间,福传方式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转变:从1880-90年代的神迹奇事,到1990-2010年间的福音单张和口传,2010年以来开始愈来愈强调关系和生活见证。

华东沿海一城市教会大约2014就已经开始陆续停止使用福音单张或口传的方式,而关注关系。以前他们是这样的: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什么地方,路上遇到谁就给谁福传,给谁去福传只取决于去福传的弟兄姊妹们福传的路上遇见了谁,主要是口传和福音单张,但从2014年开始他们发现“效果非常不好”,最终完全停掉了。这间教会的牧师说:福音单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结束了。她分析说,因为过去很多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福音,也没有看过福音单张,人们会觉得很新奇,对很多人来说福音单张很有吸引力。但是现在情况变得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没有人看福音单张了,就算发出去几万张福音单张,最后能够有一两个人到教会然后信主就已经很不错了,“都算是有效果了”,更多的情况是一个人也没有过来,几乎没有任何果效。因此他们重新去查看圣书,发现耶稣常常也是使用关系传道的,彼得、安德烈等人都把自己的兄弟、朋友等人带到耶稣面前来,也经常有人得到医治以后给全村人见证耶稣医治了自己,甚至见证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可见耶稣并不是一直都是给陌生人传道,关系传道也是耶稣经常会使用的一种传福音方式。现在他们的福传方式是这样的:首先想办法跟人建立关系,把关系建立好以后再把福音传给他们。

东北的许牧师和教会同工们找到的方法是关系传道加生活见证,而且两者一定要结合在一起。原因是许牧师他们发现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非常薄弱的,薄弱到近乎没有。一个人遇到一个陌生人的搭讪,几乎一定会下意识的防备。这与上世纪70,80年代是完全不一样的。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即便是跟陌生人交流都是带着善意和信任的,可是现在的人们遇到陌生人一定会提防甚至于排斥。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基督徒直接通过口传的方式跟陌生人分享福音无疑是非常艰难和充满挑战性的。“我们认为,当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关系来传福音。而且,还不是用口和话语来传福音,而是用活生生的见证。”

广东一城市教会发现让老信徒直接带领新人参加礼拜是有难度的,他们会觉得有压力,万一新人听不懂,也会尴尬。因此,他们推崇关系性的方式,通过鼓励会友通过朋友圈的方式来发原生家庭和职场的讲座来吸引新人来参加。

除此之外,看电影、读书会、文化讲座和旅游等都是有人在实践和产生效果的方式。可见,使命不变,方式改变,是我们亟需转变的观念。

六、社会服务成为新延伸

浙江一位做了多年社会服务的弟兄观察说,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很容易把人带到教会,现在很难了,需要思维转变,教会需要出去到人群之中。他用“新的深水码头”来形容教会做社会服务的潜力。

一位江苏的基督徒撰稿人分析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教会一直是重组织而轻服务的,当下的时代中教会应该放下自己的心态,以社会组织的方式,去做社会服务的事情,参与社会治理,展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和社会责任,也向社会展现真正的基督信仰是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信仰;事实上,教会有着悠久的社会服务价值传统。在耶稣的教导中服务他人是以爱人如己的方式来表达的,并把服务他人上升到爱的层次,正是在这种价值观上,才有了基督教初期的人数增长。耶稣为门徒洗脚,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因此,教会服务社会这个理念是无需强调和培训的,而是根植于信仰价值观中。

一位多年来帮助教会参与和孵化社会服务的G弟兄说,就像把慈善看窄了一样,人们常常把福音也看窄了。很长一段时间,基督徒喜欢传 “信耶稣上天堂,不信耶稣下地狱”。G弟兄表示这就是把福音窄化了,不仅如此,还把传福音从以神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了。在他看来,人们在社会服务中过度强调传福音是由于把使命分解为两部分:福音使命和社会使命。本来是只有一个使命,但是分解开,会导致人们偏重一方。就会出现为了尽快看到传福音的果效而选择“短平快”的模式做事情。发一发东西,献一献爱心,借机口传一下耶稣……但其实上帝的国度很广,有和平、公义、慈爱、良善、圣洁……这些都是我们要脚踏实地地活出来的。

当下,社会人群更为细化和交叉,形成各类社群,需求也更为具体。比如职场妈妈们的孩子放学后放在哪儿的难题、上班族的健身需求、老年人的广场舞的锻炼和社交需求、年轻人想学画画和音乐的文化需求等。发现自己可以发挥两性作用的需求空间,并开展相应或大或小的服务,都是教会走到人群之中新的途径。

七、更新管理和发展模式

任何一个团体的发展都离不开好的管理。中国教会在过去几十年间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和进化,当下也有许多这方面的书籍和课程资源,不少教会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和实践。

广东一教会的主任牧师偶然间读到一本名为《教会的管理》的好书,和同工一起学习。这本书是一个牧师和一个美国经济学家写的。他认识到,同工们在服事的当中有的时候会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当教会引进外部的一些管理和技能,可以帮助牧者和同工更好的把握和筛选做好教会的事奉工作。

除了具体的管理之外,教会发展模式也是层出不穷,需要结合自身教会的情况进行借鉴和落地。比如,强调门训和小组的双翼养育系统、健康教会评估体系、牧区管理模式等等。近年来,也有教会尝试回归到使徒时代的家教会体系、以及引进过去几十年欧美教会对大教会增长模式进行反思后开始的使命教会模式、强调天国文化和上帝国度、以及因为工人少而开始的“中央厨房”的模式都是新的探索。

模式的影响力外出不在。教会若保持持续发展的活力,必须在持续不断的基础事工的基础上,进行模式的更新和改变,就像新酒要装在新皮袋的提醒一样我们需要与上帝同心,以不变的真理应变万变的局势,以万变的模式来承接不变的使命。

结语:

以上是粗略的对于赋能基层教会、恢复发展活力的要素排列。从1到7,最重要的放在了最前面,前者三项是基本,它保证了一间教会的正常运作,尤其是第一项是重中之重,后面四项可以促进教会的拓展和提升。若精力不足,做好前面的最基本甚至第一项就是一间教会的立足点。

上帝的怜悯是虽然我们不足,但是我们忠心而踏实的去做好一项时,教会也能够发展。有同工分享说,他们探访过的教会中有的也许证道做的一般,但仅仅只是重视祷告,教会就很有恩膏;有的教会可能非常重视探访,还有的主要是小组活动做的好....不一而足,但在上帝面前忠心仅仅做好一项,上帝也会怜悯恩膏他的教会。

我们可以自我评估和打分:你所带领或服事的教会做到了几点?哪几点?活力如何?

同时,教会也太容易失去活力。宗教化、碎片化、不接地气儿、缺乏关系和互动、忘记使命是教会充满活力的五大阻碍,盼望我们更加重视心灵与诚实、全本理解圣书、道成肉身、团契和共同体、大使命为中心,藉着这五点来恢复和更新教会活力。

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第二次机器革命》这本书说,“一年是一年的年代是200年前,一个月是一年是20年前,一天是一年,那是现在。我们一定要迅速改变。”深处这样时代的教会要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因为教会如果不改变,就无法服事这个时代的人。

“一间好的教会,就是所在城市和地区的一座灯塔!”笔者愿以这句话与各位基层牧者共勉,希望我们在这个时代与上帝同工,建造充满活力、心意更新的中国教会。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